2005年11月14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直面“啃老一族”
宗河

  “养儿防老”这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,如今正受到来自“啃老族”的冲击。日前,一项关于“啃老”现象的网络调查,一周之内,竟有10万名网民参与,70%以上认为身边存在“啃老”现象。专家指出,家庭教育模式和就业压力成为诱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。
  
  职场屡碰壁无奈躲回家
  从北京某大学毕业后,23岁的徐蕾应聘到某门户网站做起了网站编辑,由于要经常加班,再加上不适应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,干了两年,徐蕾便辞职了。
  辞职后,徐蕾在家一待就是半年,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便四处托人找关系为她找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。可徐蕾总觉得自己有经商的头脑,想自己做老板。半年后,她不顾父母的反对,辞职和一个朋友做起了服装衣料的代理生意。没有任何经验的她们,一年下来,不但花光了所有的积蓄,就连她从父母那里借来的3万元钱也赔了进去。
  经过父母几番的劝说,徐蕾结束了生意。从此,徐蕾整天在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,也不出去找工作。父母心疼她,也不说什么,只是时常给她一些钱,希望她能早日振作起来。

  加入考研族生活靠父母
  25岁的张超大学毕业后,想在北京这片大天地里一展拳脚。他试着去一些公司应聘,可是,看上眼的公司人家嫌他学历低又没有工作经验,而愿意要他的公司,他又觉得待遇低,看不上。
  张超便萌生了考研的想法。父母不仅马上寄来了补习班的报名费,每月的生活费更是按时寄到。从此张超便开始了衣食无虑的“考研生活”。
  然而,第一次考研以失败告终。无奈的他只好又向父母开口要钱,他已经打算好了:明年继续考研……

  父母偏溺爱甘为子女牛
  北京大学社会学家夏学銮教授认为,“啃老族”的出现,反映出的是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。家庭本应成为子女的第一大课堂,子女的勤劳、孝顺和责任感都应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向他们传输的。而中国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,也正是“啃老族”的主要组成人员,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中期的这些年轻人,从小在“捧着”、“抱着”、“举着”、“背着”、“顶着”的“五着”下成长起来,养成了事事由家长做、处处有家长呵护、任性、不能完全独立、缺乏责任感的性格。
  当他们步入社会后,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人际关系上碰到哪怕是一点困难和挫折,很多人都会表现出不适应,从而退回到家长的“翅膀”之下。这时,家长并不是鼓励孩子战胜困难或加以正确引导,而是一味地袒护、心疼孩子。当孩子养成“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”的性格依附时、经济上难以独立时,做父母的才开始担心:“我们不在了,子女怎么生活?”但又不忍心把子女“放归大自然”,“让他们受那份罪”。于是便演绎出一出出为子女做牛做马、任劳任怨、“俯首甘为子女牛”的悲剧来。

  就业趋严峻宁肯当学生
  资深职业测评专家庄明科则表示,除家庭教育因素外,“就业压力”也是促成“啃老族”的另一原因。受长期精英教育的影响,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,执著于“公务员”、“白领金领”等热点职位或者“沿海城市”、“省会城市”、“发达地区”等热门区域,就业期望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。一旦遇到不如意,便轻易放弃从而退回到家里。
  还有一些大学生根本就缺乏自信心和责任感去面对就业的严峻形势,比如前文提到的张超,对他们来说不就业就可以逃避眼前的困难,这就使很多人产生了能在学校多呆一天是一天的想法,而继续学习也就成为了他们不就业并“理直气壮”跟父母要钱的最好借口。
  
  【链接】
  “啃老族”
  “啃老族”就是指已成年、有谋生能力,但仍依靠父母生存的年轻人,他们的生活主要来源是向父母要钱。据调查,目前“啃老族”的构成主要有六类人群:
    一类是高校毕业生,对就业过于挑剔;二类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、不适应为由,自动离岗离职的;三类是“创业幻想型”的青年人,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,但缺乏真才实学又不愿“居人篱下”当个打工者;四类是频频跳槽者,跳来跳去最后无事可做;五类是单位里下岗的年轻人;最后一类是文化低、技能差,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“啃”父母。